您所在的位置 > 福建自然资源 > 正文
莆田立体确权促进海洋产业融合发展
2025-03-13 10:20:12  作者:   来源:福建自然资源微信公众号   责任编辑:郑琳芸

近年来,莆田市采取多种措施推动海域管理模式,从“平面”向“立体”,从“二维”向“三维”转变。

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漂浮式风渔融合“国能共享号”项目是全球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与养殖一体化设计结合的项目,涉及用海约1670亩,海域使用权证成为影响项目实施的核心要素、关键节点。自2022年以来,莆田市组织自然资源局、海洋渔业局、湄洲岛港口发展中心、海事局等部门,采取“分层设权、立体确权”做法,成功为项目助力,获批用海11.1677公顷,形成“以渔养电、以电养鱼”的新模式。风、光、渔的融合,实现了集约化用海、跨产业间融合发展开发目标。目前,项目水上清洁能源,4MW风电机组年发电量约为1600万千瓦时,年产值约600万元;水下绿色深海鱼品,项目养殖水体约10000立方米,深海大黄鱼年产值可达700万元,实现了海洋经济跨产业有效融合。

莆田市自然资源局分层设权推动用海报批,落实海域分层设权工作流程和技术标准,突破现有登记技术限制,实现海域纵向空间分层数据分别录入系统、证书分别核发。不动产权证中载明实际使用水面、水体、海床或底土等空间分层信息,对排他性使用特定空间的用海活动进行分层设权,实现海域不动产登记精细化、规范化,满足海域立体管理与综合开发利用新模式要求,丰富海域使用权权能。

在立体确权过程中,为促进产业融合,该局结合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立体用海需求,将具有互补效应的用海项目放在同一海域,达到功能互补和产业链协同,实现水面和水体之间不同空间立体确权,充分利用水面、水体、海床和底土在内的立体空间,让海域空间资源使用效益明显提升。同时,严格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,统筹海面海底垂直用海空间,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导向,优化海上风电建设,减少平海湾海上风场项目用海面积30多公顷,有效缓解用海矛盾,为实现用海活动融合发展提供新路径,有力促进海域资源集约节约利用,助力海上风电、网箱养殖装备等海洋经济融合发展模式向蔚蓝深海挺进。

(文/莆田市自然资源局)

主办单位:福建省自然资源厅       承办单位:东南网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fjsen.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