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日前,漳州市自然资源局召开2025年全市耕地保护工作会议,明确重点推进耕地“非粮化”整治、耕地占补平衡和严格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等方面工作,进一步严格耕地用途管制、强化执法监管、完善激励机制,推进耕地质量提升,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。 漳州局明确,要持续推动耕地“非粮化”整治,准确识别“非粮化”问题,精准分类施策,科学制定耕地调入计划,及时恢复耕种条件。对存量问题坚决实事求是,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补偿等方式,逐步恢复耕地粮食生产功能,确保现状地类达到国土调查稳定利用耕地标准。 同时,谋划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,加快推动耕地占补平衡,坚持“恢复优质耕地为主、新开垦耕地为辅”的原则,充分挖掘各类宜耕资源,优先统筹低效闲置建设用地、宜耕未利用地及适宜恢复的园地、林地、草地作为补充耕地来源,保障补充耕地质量验收、后续培肥和再评价等质量管理、管护资金落实到位,持续监测耕地利用情况,加强耕地用途管控,确保补充耕地长期稳定利用。 严格设施农业用地管理,从准入门槛设定、使用过程监督到退出机制执行,全链条严格管理设施农业用地,规范用地标准,强化全程监管,开展动态巡查,杜绝违规占用耕地乱象,以“零容忍”的态度对停止使用不复耕、擅自改变设施用途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整改,保障农业设施建设合理合规,推动设施农业有序发展。 该局强调,县区自然资源部门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,成立工作专班,明确各项职责,强化工作措施,细化分解工作目标,做到权责明晰,保障资金投入,把耕地保护的责任精准压实到每一处“神经末梢”,以刚性约束确保责任不落空,推动耕地保护工作落地生根。坚持目标导向、问题导向,不断强化部门配合,不定期开展耕地保护工作督导,建立通报制度,及时跟进耕地保护工作开展情况,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。 (文/漳州市自然资源局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