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 > 福建自然资源 > 正文
典型案例 | 思明区信达光电产业园改造项目
2024-11-28 17:20:54  作者:   来源:福建自然资源微信公众号   责任编辑:郑琳芸

思明区信达光电产业园改造项目

(再开发类型:建筑功能临时变更)

一、项目基本情况

信达光电产业园项目位于厦门市思明区吕岭路岭兜段北侧,紧邻思明区的高新技术区软件园南二门。项目于2012年建成,产权证登记土地用途为工业(产权证备注,本宗地使用权及其建筑物,仅作为超亮LED封装、应用研发及产业化基地使用),使用权类型为出让,使用权期限至2055年12月27日。

项目占地面积22032平方米、建筑面积43178.02平方米,为厦门市信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和配套办公楼。随着中心城区发展,周边产业迭代升级,项目因招工困难、产能受限与周边产业联动性弱等原因,造成空间使用低效,资产闲置风险高。

二、改造主体和改造模式

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,信达光电产业园计划将其生产功能迁至岛外,并依据《厦门市工业(仓储)用地改造管理暂行办法》和《厦门市存量非住宅类房屋临时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方案》,将岛内产业园通过建筑功能临时变更的方式进行再开发改造。其中,项目2号楼临时变更为保障性租赁住房,1号楼、3号楼临时变更为软件研发用房,最终改造为“产业+人才”双融式产业综合体。改造运营主体由国贸旗下国贸产业园区有限公司负责。

改造后项目总投资约6800万元,分为产业及保障性租赁住宅(人才公寓)两部分,总建筑面积43549.62平方米。其中,产业部分总建筑面积30825.44平方米;保障性租赁住宅(人才公寓)部分,共计住房215间,总建筑面积12724.18平方米。通过培育项目载体+产业生态内容,打通产业生态价值链,建立产业研究、招商、运营、投资等全方位的园区发展体系,推动产业升级。项目完成竣工验收备案,已于2024年9月30日投入运营。

三、低效用地再开发取得的成效

一是盘活国有资产,空间功能有效提升。本项目配置保租房、中庭剧场及全链条产业服务体系,全面提升空间功能,以盘活国有资产。同时,通过园区景观、功能、外立面和动线的微改造,构筑现代化的花园式产业发展空间。根据项目特点,就内外部进行改造提升;打造景观及园区氛围,植入活力设施;推动智能化设施的投入改造,提升载体的功能属性。

二是聚焦动能转换,产业集聚初显效应。结合思明区产业定位及产业基底,统一规划“发展有前景、当地有土壤、招商有资源”的“三有”产业,并结合园区运营商资源,将产业主题锁定为物联网及新能源产业。同时,通过产业研究形成招商图谱,前置调研目标招引或培育的企业,重点引入物联网、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,实现原有产业内容的迭代升级。现有入驻企业基本满足该片区产业定位,在有力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,提升产值和税收贡献的同时,加速产业集聚。未来项目预计产值贡献提升30%以上,项目投产后第三年起,连续5年营收总额达到12.5亿元、税收总额达到1亿元。

三是打造新型园区,创新引力强劲释放。科技型产业普遍关注片区创新氛围的打造,既需要良好的“硬空间”,更注重“软环境”。本项目提升改造的发力点主要围绕导入创新要素,在提升项目硬件条件的同时,重点着力于创新氛围的打造,采用产业研发办公与人才公寓混合布局,打破物理边界,重塑科技空间与服务空间,实现生产功能与生活配套、创新生态的有机结合。本项目将打造为产业发展为核心,职住平衡、设施完善的新型产业园区,强化产城融合功能,释放创新引力,增强区域活力。

四、主要做法

一是实现创新模式。考虑项目整体建筑条件仍较好,在保留原有建筑结构的基础上,以“微更新”模式,对原有低效用地进行改造提升。通过对建筑功能的重置提升,围绕产业发展和人才服务元素,将项目改造为“产业+人才”的双融合式产业综合体,更符合现有产业发展需要。在入驻企业定位方面,充分利用原有工业厂房的特点,导入研发型及轻制造的企业,更好地匹配现有市场需求,便于企业孵化。

二是推动产业升级。结合厦门市“4+4+6”产业发展方向、项目所在区位特点及国贸控股生态资源,重点引入物联网、新能源等符合城市中心产业升级方向的企业,同时,积极推动孵化器、加速器等符合高新企业孵化、技术成果转化的功能落地,提升区域的高新产业浓度。

三是丰富功能配套。在项目功能方面,打造成为“产业空间+保障性租赁住房(人才公寓)”,全面提升项目品质,积极构建匹配产业发展,服务人才需要的活力发展空间。同时,通过引入专业化园区运营团队,全方位、多维度地提供产业服务,更好地支持企业发展。

再开发前


再开发后


五、政策经验

一是对类似项目的参考意义。为减少征拆、重建的投入成本,降低对周边交通运行、公共功能的影响,针对建筑、区位条件与项目类似的园区,可参考本项目采取微更新、改造的方式,快速实现业态的转型升级,平衡经济投入与社会价值贡献。

二是对建章立制的参考意义。在项目改造提升、报规报建过程中,相关职能部门通过与企业沟通交流,及时了解企业所思所想、发现和收集存在的问题,并提出解决思路,为后续简化优化审批流程、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提供实践案例参考。

三是对改造模式的参考意义。本项目改造提升模式为国企牵头,政府赋能,能够有效兼顾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。后续项目可借鉴该模式,充分发挥国企在片区开发、资源链接整合、资金实力的优势。

(文/厅利用处 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)

主办单位:福建省自然资源厅       承办单位:东南网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fjsen.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