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福州市工业园区“共享区”改造项目 (再开发类型:盘活园区存量资源,完善提升配套水平) 一、项目基本情况 2022年8月,福州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,并提出的“推进园区共享区建设,加快打造功能完备、产城融合、共建共享的标准化工业园区”的要求,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会同福州市工信局摸排园区情况,召开动员部署会,以“当年出成效,三年全面完成”为目标,选取13个工业园区作为试点园区,开展福州市工业园区“共享区”建设。 二、改造主体和改造模式 实行“政府主导、园区落实、企业共建”的模式,13个园区“共享区”按照“一区一特色,一区一亮点”的原则,开展改造建设,盘整园区存量零星用地和存量房产等空间资源,优先用于园区配套设施建设。如:福州市软件园聚焦人才“护航”,强化员工配套服务;福兴经济开发区聚焦园区“焕新”,提升园区功能品质;青口汽车城聚焦企业“减负”,完善园区服务保障;江阴港城经济区构建“3+2+1”完善的生活配套体系,完善住房、教育、商业配套,打造一个适宜企业办公、方便职工生活的综合服务集中区等。 三、低效用地再开发取得的成效 2023年,13个试点园区推进配套住房、生活生产服务、基础设施等157个项目建设,建成配套住房4517套。生活配套方面,建设一批文化、体育、教育、商超服务设施,满足职工生活需求;产业配套方面,建设一批办公研发、推广物流、人力培训等设施,为园区提供高效的生产配套服务;基础设施及环境方面,完善过街及交通接驳设施,提升排水、电力、通信等各类基础设施容量和园区承载力,逐步完善“共享区”各项保障服务功能。 部分园区改造前后对比图 四、主要做法 按照“高站位谋划园区规划,高效益推进园区提升,高品质改善职工生活,高标准建设园区配套,高品位提升园区环境,高效能推动园区治理”的总体思路,形成“五个一”的工作机制,即“成立一个领导小组,印发一个指导意见,编制一个建设导则,组建一个工作专班,形成一套考评机制”,助力各项工作扎实推进。 (一)抓统筹、聚合力。成立市级领导小组,下设办公室,挂靠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,会同福州市工信局、房管局等做好业务部署与指导、督导与通报;成立县(区)级领导小组,各县(市)区政府、高新区管委会及各园区管委会牵头抓总,确保工业园区“共享区”建设取得实效。 (二)定方向、明标准。制定《福州市工业园区“共享区”建设工作指导意见》《福州市工业园区“共享区”建设导则》,形成“1+3”行动计划,即1个规划引领,各园区按照“一区一策”的要求编制《园区“共享区”建设规划与行动计划》;3个专项提升行动,开展配套住房提升、配套设施提升和环境品质提升3大行动,形成包括提升项、基础项的36项配建标准。 (三)重服务、强监督。组建服务各县区和园区的一对一专班,为各县区和工业园区提供全专业、全方位、全流程指导。制定年度、季度考评机制,坚持月督导、季考核,及时发现短板,形成季度工作通报。将年度考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,有效推动工业园区“共享区”建设工作。 五、政策经验 福州市工业园区“共享区”建设的成功经验,在于创新协同治理模式和高效执行策略。政府、园区和企业三方紧密合作,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,确保项目顺利推进。通过精准定位,各园区实现了特色化发展,提升了整体竞争力。同时,通过低效用地再开发,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,增强了园区的服务功能;借助系统化的工作机制和严格的考评体系,为持续改进和提升提供保障,确保工业园区“共享区”建设的长远发展。 (文/厅利用处 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) |